136 开战-《楚氏楚天秀》
第(2/3)页
“凡欲谋良政者,必先谋良人。”
“我大楚贤良之辈,杰出者众,遍布朝野内外。十万儒生,欲报效朝廷,却苦无门无路。”
“小臣请求,改革‘岁举制’,推行‘量材而授官’!”
“小臣请求,兴办太学府,养天下贤士!”
“臣献上千名儒生请愿书,这些儒生乃是大楚百郡千县的代表,盼改岁举制,请求朝廷恩准!”
董贤良拱手,双手高举一份厚厚的请愿书,上面全是红色的拇指印,呈交皇帝陛下。
光是按手印,就占了十页纸。
这是他回到金陵城之后,在昨夜组织金陵儒生们请愿的一次秘密行动,高度保密。尚未来得及登上《大楚邸报》,自然也不被外界知晓。
皇帝项燕然微微颔首,面无表情。
董贤良呈上一份千名儒生请愿书,请求改制。看来还是用了心思,全力以赴了。
接下来,看丞相府那边如何应对了。
丞相府的众大臣刚开始不以为意。
董贤良再怎么巧舌如簧,一个个小小县令的言辞,他们也能堵回去。
但是听到最后,众臣们的神情不由动容。
董贤良居然拉上了千名儒生,代办天下千县的儒生们写下一份请愿书。这意味着他不是代表自己说话,而是代天下儒生说话。
这可是大事,朝廷必须给一个答复。
丞相府,谢胡雍主相、王肃副相等,相视一眼,派一个低级朝臣来应付董贤良这个县令,肯定是不行的。
长史谢煦出列,正色道:“皇上,岁举有大利,也有小弊,这些利弊先不谈。
但臣以为,这是大楚祖制。太祖定下来的规矩,乃是我大楚立朝的根基,岂能说改就改?
难道因为饭不可口,就把锅砸了?
吃饭砸锅,这显然是不妥当的。
岁举,乃是大楚二千石郡守以上官员和侯爵以上,举荐出仕,方能参加殿试,通过陛下考核为官。
天下儒生们觉得岁举有失公平,觉得自己比举子更出色。这完全是他们的幻觉。
二千石郡守以上官员所举荐的举子,无不是出自大楚大族,自幼在老师的指教下的勤学之辈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