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元初元年,有神人自天外来,立朱雀阙外,去宫墙数百步。其人高百余丈,略与阙齐;周身披金甲,戴金盔,头有三目,皆赤色。偶举动,或言语,则声震于偃师。前后凡二日,人皆不敢近,唯尚书侍郎张衡攀钟鼓楼,近与之语。须臾,神人摄衡与俱登天,不知所往;后二日,衡乃归,亦未知何以归也。或问衡所之,不答。” ——《后汉书·志第十八·五行六(注)》 这是向前转交给托尼·斯塔克的相关资料中的一部分。当然,即便以托尼的天分,也不可能短短两三天就学会文言文,通读古代中国文献;他看到的是翻译之后的文字。 用托尼·斯塔克的话说,要不是明确知道这是真实记录,他会把这段文字当成东方版《荷马史诗》或者《奥林匹克神话》。 元初元年,公元114年,那是人类第一次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之下,存在着一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重大隐患。 那个比朱雀阙还要高的“神人”原本也是来毁灭地球的。她当时怀着身孕,准备吸收地球的能量来帮助自己分娩,并壮大即将出生的孩子。 当时东汉王朝的尚书侍郎张衡独自攀上钟鼓楼,与“神人”交涉。一番恳切的请求后,张衡成功地让对方打消了主意,转而去太阳核心处分娩,利用更充沛的恒星能量来滋养新生儿。 但是,临去之前,“神人”告诉了张衡一个同样糟糕的消息:大地之下,早就有一个“神子”在孕育当中。她之所以同意离开地球前往太阳,一方面固然是被张衡的请求所打动,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剥夺另一个“神子”的未来。 “然后,那位姓ZHANG的天文学家就要求对方带自己去找到大地之下的‘神子’?”托尼隔着实时通话视频问。 “是,也不是。”向前说,“对方并没有直接指明‘神子’的位置,但是把张衡带到了距离‘神子’最近的地方——一片汪洋中的小火山岛。除了一片海水,看不到任何地理坐标;但是张衡发挥了天文学家的特长,找到了另一个确定方位的办法。” “天文星图。”托尼在投影上打出了一张极为简陋的星象图;虽然只有极为简单的百十颗星星,但是给出的信息却十分清晰。 星图正中央,是所有南半球天文爱好者都再熟悉不过的南十字星座。找到了这个关键点,图上的星象立刻就有了解读的依仗。 星图旁,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对星图的注释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