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得“道”-《遮天之玉帝》
第(2/3)页
有原著的先知先觉,再加上“数”字秘,杨易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,在步入终南山之时,他就已经将“数”字秘运转到了极致,因此一到楼观台附近,他就感觉到了不一样。
隐约间他似乎聆听到了上古的道音,恍惚间更有诵经之声传来。
杨易对比并不意外,因为他本来就是为这门妙术而来的,他继续向上,一路到了刻有“楼观台”的大石旁。
相传,老子西行,曾进陕西,在终南山讲道,留下《道德经》两部,而那个地方就是楼观台。
杨易第一时间以黄帝所传的秘法,在仙台划出一片独立的空间,全身心的投入了推演之中,很快入静定心,与天地相和,与大道共鸣,进入天人合一之境。
在他的眼中,整片终南山都宏伟了起来,莽荒气息扑来,高达数万丈,充满了一种压迫感。
“数”字秘已经被他运转到极致,到了此处之后,自然而然的显示出了老子当年传道的场景。
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……”
他听到了上古讲经的声音,划过时空而至,一个老人盘坐石台上,正在讲经。
杨易瞬间入道,眸光一瞬不瞬,盯着那团模糊而朦胧的身影,那是一个上古道身,在著书撰文。
那个模糊的道身无喜无忧,无为出世,就在那里诵经,所讲一切都似与己无关。
不论是此方世界,还是杨易之前所处的地球,都有传闻说道德经有两卷,一卷流传于世,给凡人阅;另一卷则是有长生的秘密,有逆天的仙术,可导人成仙,但却并未在世间流传。
现在接触了修炼,成为真正的修士,杨易对此也有了更深的认知,世间流传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一种“觉醒”,有最为朴素的大道至理,是老子对天地的认识,对道的理解,虽然无细法,但有大方向,对真正的修士有很大的裨益。
而那未流传出来的下卷,则是真正修炼之法,可以说是老子的帝经也不为过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