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2章 第1122章-《没你就不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天地情怀(140)

    新政推行之初,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。

    尤其是满朝的大臣,都静默着呢。看看朝廷这法该怎么往下推。

    大皇子没睡,而是在书房坐着呢。他的对面坐着王府的长史张昭远。张昭远这会子守在炉子边上,抿了一口茶水,“不顺,也不可能顺。王爷可知,朝廷这新政,叫臣想起什么?”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“王莽新政。”张昭远皱眉,“殿下细细想想,此新政与王莽的新政是否有许多相似之处。王莽托古变法,说什么恢复井田制,可其实呢?”

    大皇子皱眉,将身上披风紧了紧,这才道:“先生只管直言,在府上若是都不能说实话,那哪里还有说实话的地方。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张昭远就道:“王莽掌权,便下诏令,此诏令殿下可知?”

    知!“诏令称,更名天下田亩为‘王田’”

    “正是!此‘王田’,便是将田地收归朝廷所有,私人不得买卖。一家如果有八口男丁,便可授田一井、一井是多少呢?是九百亩。殿下算一算,八口男丁,必有八口妇人,这算下来,每个人也就是五十来亩自耕田。这与朝廷而今规定极为相似。所谓的‘公田’,与王田是有不同,但本质并无区别。

    王莽新政,言称,男丁不足八口,田地过九百亩者,多余部分该分给族人乡邻。原本无田之人,可按照如此规定受田。此自然有人反抗,而新政又有规定,凡是不服从者,处于流刑。殿下,朝廷而今才刚开始推行新政。推行中必会遭遇反对者,那时朝廷当如何?一样得以法惩治。那时,该怎么办?照着王莽的老路继续走吗?当年太|祖之所以被反对,难道都是为臣者无理?”

    大皇子缓缓起身,背身面向屏风。他焦灼的不也是如此!

    最近除非必要,他都关在书房里,研读史书。越是看,越是害怕!任何一次变法,都是伤筋动骨的。这绝非儿戏。

    好半晌,他才转过来,取了橘子剥皮,将果肉递过去,“先生,你说的有道理。但我依旧觉得,王莽此人,比他之前的汉王朝的所有的帝王都要在上。其一,当时的境况,土地兼并严重。其二,奴婢、流民数量多,且在不停的增多。这两者之间是有因果关联的,当那么些人没有土地之后,不是自卖其身,以求活路,便是四处流浪,以谋出路。没有土地捆绑,求存难,自然就聚集起来四处为祸。王莽此人,看到这两点,针对这两点给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,何错之有?”

    说着,就一顿,“您之前跟王莽新政对比。本王也拿现在的问题跟先生再对比一翻。比如,土地兼并。说句不恭敬的话,我一直以为太|祖建立大陈的功勋无双,然手段还是太温和了,他进行了一次不彻底的建国。既然打破了旧的,建立了新的,那么,该推翻的就该一次性的推到位。如果当时就将世家给消亡了,将土地重新分配,那么,至少,大陈百年内不会面临土地集中的问题。可惜,太|祖意在尽快的消弥战火,想以温和的手段改革,老天没给太|祖这个时间……”

    大皇子一叹:“这就把问题留给后人了!别的王朝开国不会遇到的问题,大陈遇到了。那么先生,咱们得正视,土地是在少部分人手里攥着呢。这一点太子说的并无错!”

    张昭远点头,“是!太子英明,在这一点上无错。”

    大皇子又道:“再说这流民,这奴婢!朝廷的政策再好,再怎么安民,可天时不予呀!灾害年年有,天气严寒……天灾之下,谁能逃脱?一场风寒,就能逼的小老百姓卖了土地。家里添丁两口,庄稼要是再歉收,都不能活呢?那除了卖地卖人,还能怎么办?他们想不了那么远,他们只想着,眼下这口饭从哪来,怎么着才能明儿不饿死。活了今儿不想明儿,等失去了土地,那除了变成流民还能怎么办?起了流民,成祸只是早晚的事。那么,想着用土地将人绑在土地上,把朝廷的触角伸下去,把每个地方的情况都能掌握。如此,捆绑成一体,有扛自然灾害的能力,这难道不是一个良性的解决办法!若是真起了流民,那绝不仅仅是朝廷受难。你谁家有粮谁家遭难。父皇能答应太子所请,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在这一点上,本王能理解。且除了这个法子之外,本王没有更高明的法子。既然没有,那尝试一二,有何不可?”

    张昭远便说,“那殿下,王莽新政之后结果怎么样,您可知道?”

    知!地主、官僚、士绅都不支持,且有很多人举兵反了。

    “是啊!”张昭远叹气,“汉徐亭侯刘快,率数千人直接反了。那可是徐亭候也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