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. 021 三更合一-《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瞧见两人回来,这才放心了:“累了吧,赶紧洗手吃饭了。”

    宋书玉点头,将包子递给了刘桂芝:“我跟阿铮饿了,在红星公社买了8个肉包子,我们吃了4个,这4个是给你和奶奶的,你热一下。”

    刘桂芝接过包子热好后端上桌,吃的时候,她跟苗秀英却不约而同地将包子各夹给了宋书玉和谢铮一个。

    “奶奶/妈不喜欢吃包子,你们吃,你们年轻人辛苦了,还正在长身体呢。”两人推辞的借口都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宋书玉是又心疼又感动,知道她妈和奶奶肯定是不肯自个儿吃的,也不推辞,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和两斤肉票给刘桂芝:“妈,你闺女挣钱了,想吃肉包子咱们就吃。你明天去公社买两斤肉,咱们包一顿包子庆祝庆祝。”

    刘桂芝惊讶地看着她:“书玉,你哪儿来的肉票?”

    宋书玉笑眯眯地说:“今天卖衣服的时候跟人换的。”

    她今天碰到了一个肉联厂的大姐,当时就留了个心眼,跟对方说可以用一块换两斤肉票。对方是肉联厂的,平日里可以买到不要票的猪肉,所以手里有多余的肉票就答应了。

    不过乡下的肉票还是太少了,宋书玉决定下次去赶集若是遇到肉联厂的女同志,可以向对方买一些不要票的猪下水、骨头、边边块块的碎肉回家,改善家里的伙食,也可在别的公社买点鸡蛋、公鸡、鱼之类的回家。

    他们家虽然在大队里算是过得还行的人家,可这年月乡下大部分人的营养都好不到哪儿去。母亲和奶奶以前太辛苦了,身体多少有些亏空,如今有了钱和门路,当然要让她们吃好点。

    “卖衣服还能有这种好事啊。”刘桂芝美滋滋地收了票,但却舍不得全花光,“买一斤宰点大葱放在里面,香喷喷的,已经够咱们家吃了。还有一斤票留着,万一有个客人什么的,家里也不至于什么东西都拿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的人精打细算惯了,宋书玉也不勉强:“行,那就多弄点葱,多和点面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饿不着你。”刘桂芝摇头笑了笑,又问,“你们今天生意怎么样?”

    宋书玉边吃饭边说:“很不错,卖出去了一大半,吃过饭我跟阿铮再算算一共挣了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财不外露,宋书玉上辈子吃过这个亏,所以特别谨慎,在外面绝不会让人看到她包里有多少钱,更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数钱了。

    刘桂芝便没有多问。

    匆匆吃过饭,宋书玉和谢铮就将包里的钱全倒在了桌子上,先按照面值抚平叠起来,然后再数,最后一盘算,今天竟卖出了87.6元。

    刘桂芝和苗秀英知道这个数字都惊呆了,不敢置信地反问:“你说多少?确定是八十多,不是八块多?”

    宋书玉扬了扬手里这一大把钱:“当然是八十多。”

    刘桂芝惊讶地捂住嘴,难怪闺女没日没夜地踩缝纫机,非要去做这买卖呢。这可真是太赚钱了,扣掉三十块的布料成本,他们这半天可是赚了五十多块,抵得上城里普通职工夫妻俩的收入。

    “书玉,阿铮,这事咱们可千万别说出去。”惊喜过后,苗秀英紧张地嘱咐两个年轻人。

    她怕他们年纪轻,沉不住气,将这样的事说出去了。别人知道他们家有这么多的钱,不止会眼红,还可能招来贼和不怀好意的人。

    宋书玉笑着点头:“奶奶,你就放心吧,我知道的。而且钱多了我会存进信用社,不会放家里的。”

    谢铮也跟着保证:“奶奶,我不会往外说的。”

    苗秀英点头:“你们都是有成算的孩子,奶奶就是跟你们提个醒。”

    宋书玉点点头,等奶奶和母亲出去干活后,她想了一会儿,今天这事谢铮居功至伟。缝纫机和自行车的工业券都是他想办法弄来的,摆摊他也出了力气,虽然自己拿他当弟弟,当自家人看待。

    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,多少亲人最后因为钱的事闹翻了,就是因为一开始分账不清晰。

    宋书玉可不希望她跟谢铮也走到这一步。

    于是她从手里抽出一张五元的纸币递给谢铮:“这是你的那份工钱,以后我去摆摊,你陪我去一次,我就分给你五块钱,如果生意特别好,还有额外的奖金。”

    谢铮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阴沉和不悦。

    宋书玉见了还以为他是不满意,忙解释:“布料是我出的,衣服也是我做的,我理应占大头,你要是不满意,那以后咱就扣除掉布料成本,给你10%的分成,你看怎么样?”

    这样下次要是卖八十多块,那就分给谢铮八块多,已经不少了。

    若换了别的人,宋书玉才不可能这么大方呢。

    谢铮气得将钱推了回去:“宋书玉,你有必要跟我算这么清吗?那你以前帮我干过活,我是不是也应该先把这笔钱给你?”

    “那不一样,谢爷爷托我们照顾你的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宋书玉觉得这是两码事。

    谢铮蹭地站了起来:“是不是爷爷没写信给你,你就不管我了?四年了,宋书玉就是养只小猫小狗也有感情了吧?你平日里嘴巴上总说我是自己人,一家人,可一有点事的时候,你把我当一家人了吗?要是今天是阿姨陪你去摆摊,你会跟她算得那么清楚吗?”

    当然不会,她妈的就是她的,她的也是她妈的,她们母女之间门不用分那么清。

    宋书玉赶紧说:“阿铮,我不是那个意思,这不一样。我以后也要出摊的,总不能每次都让你做白工,所以我才想给你工钱。”

    她妈跟谢铮到底是不一样的,哪怕像是一家人,当作一家人,但没有那层血缘关系,终究不是彻彻底底的一家人。

    谢铮握了握拳,低头掩盖住眼底的情绪,淡淡地说:“如果你真的将我当作自己人,一家人,以后你不要提什么工不工钱的,给自己家里干活,要给什么工钱?你继续管我的吃穿住用行就够了。”

    宋书玉见他是真的很不爽,也不好再提这事,只是暗暗决定按比例给谢铮存一笔钱。等他上大学的时候给他,这样他回了城里也不缺钱花,若是他不肯要,那就等他娶媳妇的时候包成礼金交到他媳妇儿手里。

    人敬她一尺,她敬人一丈,谢铮越是对她们家好,她越不能让谢铮吃亏。

    “行行行,听你的,别生气了,忙了半天,你回去休息吧。”宋书玉妥协道。

    谢铮面色这才缓和了一些,问道:“那你下午打算做什么?”

    宋书玉说:“还剩不少布,我继续做衣服。”

    没多少货了,她得赶紧再做一批货物出来,过两天去十几里外的朱家公社摆摊。

    “我请了一天的假,不用上工,回知青点也没什么事做,我帮你做衣服吧。”谢铮跃跃欲试地说。

    宋书玉看他这么兴奋,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,而且她确实也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帮手,便问:“你打算帮我做什么?”

    这可真难住了谢铮,他往日里连针都没摸过一下,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衣服,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。

    看他说不出话来,宋书玉笑了,将剪刀塞到了他手里,拿了几根两寸宽的布条塞给他:“你在这布上画一条直线,然后用剪刀沿着线将布剪成两块,记住了,一定要按着线剪。等你练得差不多了,就帮我剪裁布料,我来画线。”

    这是裁缝这个活里最简单易上手的事了,希望谢铮心灵手巧吧。

    谢铮点头,拿着布条和剪刀练了起来。

    剪刀在宋书玉手里特别灵活,她往哪儿指,剪刀就往哪儿滑,擦擦擦地就将布剪好了。

    但落到谢铮手里,剪刀却不听使唤,练了一个小时,他还是没办法完整地将一根布条按照线剪成两半,总是会剪歪,一旦歪掉,这块布料就废了。

    也亏得宋书玉是拿实在没什么用的废布给他练的,不然得心疼死。

    眼看他实在不是这块料,自己也要用剪刀了,宋书玉咳了一声,劝道:“阿铮,你还是回去看看书吧。”

    正所谓人无完人,聪明学问好的谢铮提得起毛笔,考得上大学,却搞不定一把剪刀。

    谢铮不肯认输,倔强地说:“我已经比刚才剪得好一些了,你再让我练一会儿,我一定能学会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我要用剪刀了,而且剪直线是最简单的,很多布要剪弧线,折线,甚至更复杂。”宋书玉伸手,“我这里真不用你帮忙了,你回去吧。等两天我准备好了,出去摆摊再叫你。”

    感觉到宋书玉明晃晃的嫌弃,谢铮只能气闷地将剪刀还给了她:“那我回知青点了。”

    等回到知青点,他就发现蒋正奇也在,很是纳闷:“你今天怎么没去上工?”

    蒋正奇懒洋洋地靠在床上打了个哈欠:“孟晓惠今天上工的时候不小心挖到了自己的脚,宋书记让我和汤辉、于莹送她去卫生院,刚回来。你这又是去哪儿了?整天不见人影的。”

    “跟着书玉去办了点事。”谢铮用胳膊顶了顶他,“孟晓惠和于莹她们屋里有剪刀吧?你去帮我借一把。”

    蒋正奇狐疑地看着他:“你怎么不自己去借?”

    谢铮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跟她们不熟,万一叫错了人多尴尬。”

    蒋正奇是服气的,都在同一个屋檐下住了三四年,他还能认错人。

    “我可真是欠你的。”蒋正奇纳闷地看着他,“你借剪刀干什么?”

    谢铮敷衍了一句:“练习用,哎呀,别问那么多了,是兄弟就帮我这个忙,过阵子请你去书玉家打牙祭。”

    下次请鲁斌他们的时候正好把蒋正奇一块儿叫上。

    蒋正奇也是京市来的知青,两人小时候还是念一所小学的同学,关系一直非常好。总不能有了新朋友就忘了老朋友吧,吃饭这个事本来也是要叫上蒋正奇的,这时候正好拿出来使唤他。

    因为跟谢铮交好的缘故,蒋正奇也去宋家吃过好几次饭,对刘桂芝的手艺那是赞不绝口,这会儿听说还有请吃饭这种好事,当即翻身爬了起来:“成,我这就去帮你借。”:,,.


    第(3/3)页